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省科学院生物资源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在行动

Date:2020-06-01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16位农村科技特派员及3个广州市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专家服务团,一直致力于农林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研究,其中生物农药的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尤其突出。草地贪夜蛾疫情发生后,该所专家团队发挥在生物防治方面的技术优势,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技术攻关,目前取得显著成果。

李军研究员团队在广州及香港地区的玉米田发现两种草地贪夜蛾卵寄生蜂:夜蛾黑卵蜂(图1)和螟黄赤眼蜂(图2),都是本地物种,其中夜蛾黑卵蜂是多种鳞翅目夜蛾科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螟黄赤眼蜂也是寄主广泛,是目前大规模应用的赤眼蜂种类之一,应用于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目前已分别建立两种寄生蜂的实验种群,拟于大田推广使用。此外,从现保种卵寄生蜂赤眼蜂30多个品系,经过室内外测试,发现有近十余种赤眼蜂可对草地贪夜蛾发生寄生,部分赤眼蜂年前在海南进行了大田防控效果测定(图3,目前正在室内进行大量扩繁,有望在田间能够开展大面积释放。野外放蜂试验证实,组合释放黑卵蜂和赤眼蜂,并结合淹没式的放蜂方法可达到草地贪夜蛾较好的控制效果。



 

3 天敌田间释放试验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技术在非洲已被证实有效,颜珣研究员团队研究也表明多种已商业化生产的昆虫病原线虫在室内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和蛹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够侵染、致死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和蛹,且能在草地贪夜蛾体内发育繁殖;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蛭石剂型产品在玉米地能感染并致死草地贪夜蛾(4),感染的主要龄期为2-5龄幼虫,且能在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发育繁殖(5),因此昆虫病原线虫可以作为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生防因子之一。



 

昆虫信息素引诱剂技术是害虫监测预警与精准防控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戴建青副研究员团队通过开展广东地区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筛选及田间诱集试验,研究表明利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性信息素植物挥发相互,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引诱剂对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果,现已研制开发出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产品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进行大田防治推广。



 

这些生物防治措施具有显著的区域性优势和专一性,不易产生虫抗药性,且环境友好、微量高效、操作简便、价格低、技术上又易于产业化,可以与其他防治技术相兼容,为尽快实现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大面积草地贪夜蛾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业务办公室 供稿)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