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动物物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挂牌成立

发布时间:2019-01-09

  1月8日,目前国内第一家动物环境损害鉴定中心--华南动物物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挂牌仪式在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举行。广东省科学院刘敏副院长,广州市司法局谭祥平副局长,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缉私局周纪军副局长,广州市司法局司法鉴定管理处姚自斌处长,广东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叶冠锋处长,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广州办事处濒管一处王延忠处长等领导出席挂牌仪式。

  华南动物物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前身为省生物资源所华南野生动物物种鉴定中心,是华南地区最为权威和专业的动物物种鉴定机构。据该所常务副所长邹发生介绍,该中心业务量从最早每年100宗左右到今年的超过1000宗,近几年鉴定案件案值最高上百亿元,鉴定水平和服务能力在不断地提高,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具备水生和陆生动物物种鉴定资质的机构,可以出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报告,但因为此前该机构未纳入司法鉴定管理体系,没有统一的鉴定程序规则,鉴定活动缺乏监督和制约,出具的鉴定报告的法律效力常常遭受质疑,鉴定人的公信力也不高。而此次华南动物物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的成立,意味着该中心以后出具的的“动物物种鉴定报告”将升级为“司法鉴定意见”,其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将大大提升。

  该中心长期从事野生动物物种研究鉴别,有一支由动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数十名专家组成的强大鉴定队伍,建有物种库和分子测序实验室,有10000多号脊椎动物标本,可以通过形体比对、分子测序、微量等多种手段对动物活体、死体、残留物等进行鉴定,确定动物物种属性。2006年以来,受理动物及制品的鉴定案例多达6000多例(其中刑事立案案例近3000例),为相关行政执法和诉讼案件的办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证据作用。参与了多起国务院督办案件、原国家林业局督办案件、海关总署督办案件的物种鉴定工作,如2013年黄埔海关特大象牙走私案、2014年汕头海关缉私分局特大动物皮张案、2017年深圳海关特大穿山甲鳞片走私案、2018年汕头海关特大鹦鹉案、广州海关特大穿山甲鳞片走私案、霞山海关缉私分局鹦鹉螺及大凤螺等走私案等。

  广州市司法局鉴定管理处负责人表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领域的一项重大新生事物,市司法局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许可审批工作坚持高起点、高资质、高标准,2018年许可登记的三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都是由环境科研机构为主体申报的,综合实力强、技术力量雄厚、具备丰富的环境损害鉴定经验。市司法局将充分利用优势鉴定资源,加强环境损害机构和鉴定人系统培训和规范管理、执业,建立健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和质量体系,不断提升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鉴定能力和公信力。

揭幕仪式

 

参观鉴定标本室

(党政办公室 黄家安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