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飞入蝙蝠该怎么办? ——省生物资源所张礼标研究员接受广州电视台采访
发布时间:2020-02-28
2月27日,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张礼标研究员接受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日日睇G4出动》,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市民关注的焦点小动物——“蝙蝠”进行科普讲解。
张礼标从2000年开始研究蝙蝠,主要研究方向是蝙蝠生态与进化,近几年初步涉及蝙蝠病毒方面的工作,他以近20年的野外数据总结认为,2000年以来中国蝙蝠种群数量至少下降了50%。
采访中,他向广大市民介绍了蝙蝠的种类数量及其主要栖息地,以及被蝙蝠伤害后的应急处理措施。他指出,蝙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大部分蝙蝠是远离人类活动区域的,但是也有少数蝙蝠类群经过进化逐渐与人为邻,适应了人居环境。由于蝙蝠携带的病毒数比许多其他兽类要多,虽然大部分不会直接传给人,但是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注意做好防护。一旦市民偶遇蝙蝠,最好的做法是防止接触。被蝙蝠咬伤后主要风险来源于狂犬病,因此需要做好事故后处理:龙头水冲洗15分钟以上,可以用肥皂水清洗;然后75%酒精消毒;最后在24小时内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确实无法应对入室蝙蝠,可以求助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专业人员。
张礼标认为,蝙蝠在农林害虫控制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获得我们的保护,而不是灭杀。人类活动破坏了野生动物自然栖息地,导致野生动物被迫进入人类活动区域,容易增加人类被疾病感染的风险。因此,全社会应当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识,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

(动物生态与进化研究中心 供稿)
下一篇:防疫最前线,科建在行动